導語
近日農村疫情被引爆成為了熱點話題,農村相對于城市來說首先醫療檢測水平相對落后,無法第一時間判斷出感染人員。其次年關將至農村人大多會大舉置辦酒席、婚宴、人員聚集性較高這樣更加成為了“病毒”的傳播突破口。那么對于農村里同樣人員比較聚集的農貿市場我們該如何防“疫”呢?
圖源網絡
農村里的農貿市場大多數都是鋼棚市場,或是露天的大棚市場傳統型的室內市場都比較少,可想而知對于農村市場的環境還是十分堪憂。農村市場也應該規范性合理性地安置市場,完善農貿市場環境衛生設施,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合理使用空調,規范使用廁所、垃圾收集,給排水、病媒生物防制、洗手等設施設備的日常管理。
2月宏觀數據3月11日揭盅
加強日常管理,農貿市場要做好在這個環境工作的人員健康監測,以及對市場消費者的體溫檢測,未佩戴口罩的禁止進入等等。對這類農貿市場,像新發地涉及到物品相當多,要分類進行物品管理,包括保潔的衛生要求。做好市場的公共區域,由專人負責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貨物運輸、保潔用品等的消毒、清潔工作。特別是人員接觸比較多的門把手、電梯按鈕、扶手和公平秤等高頻接觸物品表面的定期進行清潔消毒。做好銷售區域的衛生。經營者要自覺維護攤位內的環境衛生工作,對自家砧板、刀、工作服,在自家區域里各掃門前雪,做好各家攤位的環境衛生工作至關重要。
2020年3月4日,山西, 晉城。隨著病毒得到基本控制,人們可以通過檢測體溫、掃碼登記進入超市購物了
要建立產品的溯源制度,市場開辦者或者市場經營者應該落實有關部門進貨查驗和追溯管理制度,不得采購無合法來源的各類產品,不僅要保障食品的質量安全,同時也預防“病毒”的攜帶。把好食品安全質量關是重中之重的。
農業部:我國農產品農殘超標率逐年下降
在當下世界疫情肆虐的環境下,我國對于疫情的防控工作可謂是時時警惕,嚴防嚴控,但就算如此對于境外的輸入也是會有漏網之魚。對于農村防疫薄弱的模塊更應該加強防控,特別是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區域,農貿市場做好市場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我們消費者也應該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這是一場全中國乃至全人類的戰斗,我相信大風雨過后,終將迎來五彩絢麗的彩虹。